2018年10月11日 星期四

歷史[三國]簡介事件簿


歷史[三國]簡介事件簿

三國時代,係古代歷史裡面嘅一段好特別嘅時期,喺呢個亂世時期之中〔東漢末期〕,就出現咗魏〔曹魏政權〕、蜀〔蜀漢政權〕、吳〔孫吳政權〕三個分立嘅國家。

漢代末期戰爭不斷,搞到人口下降,經濟受損,三國時期嘅人亦好重視經濟嘅發展。由於戰爭嘅需求,各種技術都有好大嘅發展機會。雖然三國時代係好短,但係發展得好快同好緊湊。呢個時期打破咗由夏朝起至到漢代嘅全盛時期,喺同一個時間就出咗三個皇帝。

鍾意深究歷史嘅人,可以去咪〔三國志〕。
鍾意精彩故事嘅人,可以去睇〔三國演義〕。
鍾意刺激遊戲嘅人,可以去打〔三國風雲〕。
鍾意偷偷摸摸嘅人,可以去攪〔三角關係〕。
鍾意多多事實嘅人,早啲去跳〔三角碼頭〕。

〔東漢末期〕:



〔黃巾起義〕
又叫做〔黃巾之亂]、[黃巾民變]、[黃帢賊亂〕,係東漢靈帝時期嘅一次大規模嘅民變事件,又係歷史上規模最大以宗教形式〔太平道〕組織嘅農民暴動,由張角、張寶、張梁等嘅人帶頭,呢件事對東漢朝廷嘅統治產生咗巨大嘅衝擊,亦間接導致東漢滅亡同三國時期嘅發生。

〔共討董卓專權〕
係東漢末期關東嘅諸侯組織地方軍隊對抗董卓嘅戰役。喺公元189年,掌政嘅董卓廢咗少帝劉辯,擁立佢嘅細佬陳留王劉協做皇帝,實行〔皇式〕恐怖統治。關東地方嘅領袖見到咁嘅形勢,就用〔討董〕為名嚟起兵,重推舉袁紹做盟主。

〔文和亂武〕
即係〔涼州軍劫天子〕,係發生喺東漢末期嘅一場搶奪東漢天子嘅事件。喺呂布殺咗董卓之後,李傕成為西涼軍嘅頭號首領,佢聽從咗謀士賈詡〔奉國家以正天下〕嘅策畧,同埋同黨郭汜、張濟等嘅人結盟反攻長安,喺擊敗呂布殺咗王允之後,控制司隸地區涼州東部,挾持漢獻帝,把持朝政,短暫掌握咗東漢王朝,但係李傕之後同西涼軍嘅第二號人物來郭汜反面同自相殘殺。兩個人為咗搶奪漢獻帝喺關中一帶發動戰爭,攪到關中地區變成廢墟。之後曹操派軍隊討伐李傕,夷佢三族。

〔孫策渡江〕
孫策平江東之戰係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時期嘅一場戰爭,發生喺公元195年,原因係袁術好多次放孫策飛機,攪到孫策有自立門戶嘅諗法,重用幫助袁術攻劉繇做藉口,得到袁術派出嘅兵馬,喺發生戰爭前,孫策有士兵五六千人,騎幾十匹,賓客願跟從嘅有幾百人。孫策最後將喺江東嘅諸侯割據勢力消滅,成功統一江東,為日後孫權建立東吳做咗基礎。

〔曹操迎天子〕
係指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嘅先前事件。因為皇帝喪失咗軍事力量,徒有皇帝之名,加上董卓火燒洛陽搬都長安,攪到洛陽又變成爛墟。各地方霸權都唔希望接收皇帝。而曹操嘅首席謀臣荀彧就建議曹操迎接漢獻帝。就算皇權低落,惟有佢仍然係漢朝嘅皇帝,都係正統。喺分析利害之後,曹操決定迎接天子。當時袁紹曾經都考慮迎接獻帝,但係佢猶豫不決,始終冇行動。曹操擁護獻帝之後,即刻遷都許都,放棄變成爛墟嘅舊皇城洛陽。曹操開始〔以天子之名行事〕,佢嘅命令都好以皇詔咁頒布。呢種〔挾天子令諸侯〕嘅情況維持咗都好長時間。直至佢自稱做魏王,然後由佢嘅仔曹丕廢咗皇帝建立曹魏為止。

〔募民屯田〕
係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曹操採納部下棗祗同韓浩等人嘅建議而施行嘅土地制度,對三國同埋之後好長時間嘅歷史同社會產生咗深遠嘅影響。

〔袁術稱帝〕
曹操討伐袁術之戰,係三國前期嘅一場針對袁術建立嘅仲氏朝嘅征剿。袁術自稱做〔天子〕,被視為叛漢。呢場戰事最後以袁術戰敗、仲氏政權崩潰而告終。

〔曹操、劉備、呂布爭徐州〕
當時張邈接受陳宮提議,決定請呂布入主本為曹操所佔據嘅兗州。曹操正係東征徐州陶謙,聽到消息之後立即回師,同呂布幾次征戰。最終呂布唔夠揮,東投劉備,劉備畀佢屯兵小沛。呂布叫劉備做細佬,因為呂布比劉備大。後嚟劉備同袁術相爭,呂布乘機搶咗徐州,自稱徐州牧。劉備只好投靠呂布,呂布反畀佢屯兵小沛。

〔易京之戰〕
係東漢末年嘅軍閥混戰時期,袁紹同公孫瓚嘅最後一戰。喺公元198年,袁紹率兵攻打公孫瓚。公孫瓚只守唔攻,袁紹設下伏兵伏佢。公孫瓚中伏之後,佢心知輸硬,就走返入城掛臘鴨自殺。

〔官渡之戰〕
係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之一,又係歷史上著名嘅人少打人多嘅戰役之一。喺公元200年,曹操軍同袁紹軍喺官渡相持展開戰略決戰。係戰役之中,曹操偷襲袁軍喺烏巢嘅糧倉,仲燒埋袁軍嘅糧草,攪到袁軍冇晒鬥志,跟住仲打擊埋袁軍嘅主力。呢場戰事奠定曹操統一北方嘅基礎。

〔倉亭之戰〕
又叫做〔平丘之戰〕,係袁紹同曹操繼官渡之戰後嘅又一力作,袁紹喺呢場戰事之中湊足七萬幾兵力攻打曹,曹操由於漢獻帝嘅原故,命令北方各路諸侯聚兵五萬攻袁。喺公元201年四月,喺倉亭大破袁紹,隔年嘅五月袁紹激到嘔血死咗。呢場戰事最終決定咗黃河以北地區嘅最終歸屬。

〔北征烏桓〕
烏桓,又叫做〔烏丸〕、〔古丸〕,係古代北方民族之一,源自東胡,最早係附屬喺〔匈奴〕嘅一個部落。

〔赤壁之戰〕
係歷史上〔以少勝人多〕嘅著名戰爭之一,又係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之中最著名嘅一場。亦係歷史上第一次喺長江流域進行嘅大規模江河作戰,標誌著軍事政治中心唔再局限喺黃河流域。喺公元208年,基本控制晒北方嘅曹操率大軍南下荊州,佔據荊州嘅劉琮投降。曹操追擊由荊州逃亡嘅劉備,之後劉備派遣諸葛亮出使江東,孫權派遣大將周瑜、程普率軍開赴前線同劉備組成聯軍,喺長江赤壁一帶用火攻大破曹軍,曹操返歸北回,孫劉兩方亦各自爭奪荊州。

〔合肥之戰〕
係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孫軍同曹軍以合肥為目標嘅爭奪戰。合肥係一座曹操命劉馥所建設嘅,位處東南方戰略要地嘅堅固城池,後來又再增築一城遠水互為據守,叫做〔合肥新城〕。而佢嘅主要作用係抵抗敵人嘅寨壘,所以守備能力對曹魏軍極為重要;而東吳若果要北伐,合肥係位於佢進軍路線嘅交通要衝,所以兩方人馬喺公元208年至253年喺呢度爆發過五次較大型嘅衝突,孫吳軍都未能攻克曹軍守勢,北進嘅路從未展開。

〔合淝之圍〕
合肥之戰嘅第一場戰役,喺公元208年,曹操喺赤壁之戰大敗,但係大軍仍然駐紮喺荊州北部。孫軍將領周瑜正攻打江陵嘅曹仁,而孫權就親自進攻合肥,想開拓西、北兩邊戰線,另外派張昭進攻九江嘅當塗,但唔成功。曹操接到消息之後,派將軍張喜帶兵解圍。合肥城久攻不下,孫權想率輕騎親自突擊敵人,不過張紘進諫,孫權便唔再想突擊。而合肥城經過幾個月嘅攻擊,又經驗落雨,城牆都就嚟冧,於是守軍用草同棕櫚葉補上城牆,夜晚就點火照住城外,觀察敵人行動以作防備。另一方面,張喜嘅援軍仲未到,別駕蔣濟作嘢話有四萬援軍已經到咗雩婁,派主簿假扮迎接張喜,仲叫三個守將帶信出城之後扮做偷入城。其中一個成功回城,兩個就畀孫軍捉咗。孫權得信之後,相信曹軍會有四萬救兵,就燒陣撤退,合肥之圍得解。

〔潼關之戰〕
係曹操同馬超、韓遂等西方領袖嘅戰爭。當時曹操喺南方戰線失利,所以決定向西方拓展。馬超、韓遂等人受到消息影響,緊係起兵抵抗,喺關中潼關附近同曹軍發生大戰,最後曹操用計贏咗,壓制關中。

〔南匈奴解體〕
喺公元48年,匈奴分裂,殘留喺北方蒙古高原嘅部落,叫做〔北匈奴〕;由匈奴貴族日逐王比喺南方內蒙古一帶建立嘅匈奴政權,就叫做〔南匈奴〕。南匈奴就親附喺東漢之下成為附庸。喺公元304年,南匈奴單於劉淵建立前趙,推翻晉朝之後,開啟咗〔五胡十六國〕嘅時代。

〔逍遙津之戰〕
合肥之戰嘅第二次戰役,喺公元214年,曹操南征孫權唔成,班師之前留七千幾人防守合肥。至到第二年曹操出征張魯時,再派護軍薛悌送函到合肥,寫住(賊軍到時就打開),同時孫權同劉備爭奪荊州中以平分荊州做條件而兩軍撤退。不過,孫權見到曹操喺漢中未有返到東邊,率十萬人北至陸口出征合肥。孫權圍合肥十幾日都攻唔入,又遇到軍隊有流行病,就叫大軍班師,自己就同千幾虎士同凌統、甘寧、呂蒙、蔣欽等人殿後。去到逍遙津嘅北面,張遼睇到孫軍撤退,乘機率軍追擊、斷橋,孫軍即時亂咗,孫權反被圍。凌統親率三百近兵衝入重圍;甘寧引弓,呂蒙、蔣欽死戰。對陣中陳武陣亡、徐盛受傷兼且失牙旗,同宋謙一齊敗逃。凌統救出孫權,就返轉頭再戰。但係撤退路上嘅橋已經畀敵軍毀爛,有一丈幾嘅橋面冇木板,當時孫權近監谷利係馬後,叫孫權揸緊馬鞍、鬆開繮繩,谷利喺後面加鞭,孫權順利躍馬過河,同喺津南率三千人防備嘅賀齊會合,孫權先至成功走甩。

〔建安文學〕
係指東漢末期建安年間,由公元196年-220年同佢前後撰寫嘅各種文學作品,風格獨特,喺文學史上面都獲得好祟高嘅評價。

〔漢中之戰〕
係東漢末年領袖劉備同曹操爭奪漢中嘅戰爭。由於漢中係益州北方嘅一個郡,接近三輔地區,而且易守難攻,所以劉備喺公元214年平定咗益州之後,喺公元217年就向北佔領咗曹操嘅漢中,呢場戰事維持咗兩年。最終劉備佔據漢中,仲喺秋天自立為漢中王。

〔益州之戰〕
係東漢末年劉備同益州牧劉璋爭奪益州嘅戰爭。由赤壁之戰後,劉備佔領有荊州,為咗實現《隆中對》有荊、益嘅計劃,已經有意圖進攻益州。呢個時候劉璋受制於據守漢中嘅張魯,又有強大嘅曹操意圖攻取漢中,對蜀地構成威脅,張松就勸劉璋歡迎劉備入蜀,以為可以增強實力自保,劉璋於是請劉備入蜀。劉備入蜀之後,初期同劉璋關係幾好,劉璋仲將啲兵士畀劉備同畀佢管埋白水軍,要佢進攻張魯。劉備到咗葭萌之後就唔再前進。喺公元212年十二月,劉備同劉璋決裂,仲發動戰爭。劉備一直向成都逼近,諸葛亮、張飛同趙雲亦入蜀助戰,但係劉備軍隊喺雒城時受阻一年,直至公元214年五月,劉備圍困成都,劉璋先至向劉備投降。

〔樊城之戰〕
又可以叫〔關羽北伐〕、〔襄樊戰役〕或者〔襄樊戰爭〕,係東漢末年同三國時期嘅一場好重要嘅戰役。呢場戰役之中,蜀漢大將關羽父子畀東吳俘殺,蜀漢失荊州,同東吳關係惡化,最後發生〔夷陵之戰〕。公元219年,劉備經已穩定益州、漢中,荊州守將關羽見時機成熟,進行北伐。關羽首先進攻樊城,樊城守將曹仁急求援軍,魏王曹操先後派出徐晃、張遼、裴潛、呂貢、曹植援救曹仁,自己亦親征,不過張遼同曹操未到,樊城之圍已經解除。樊城解圍原因係,曹操派人連絡孫權,叫孫權從關羽背之後偷襲荊州,孫權認為關羽經常擾攘自己嘅地盤,就派呂蒙攻荊州。當時關羽剛啱畀徐晃打敗,想撤退時知道大本營荊州已失,唯有退守麥城,最後因突圍時被擒,唔肯投降而被斬首。

〔三國鼎立〕
係指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成立嘅局面。公元220年,曹操死,曹丕廢漢獻帝,自立為帝,國號魏,建都洛陽,史稱〔曹魏〕。公元221年,劉備喺蜀稱帝,建都成都,國號仍係漢,史稱〔蜀漢〕或者〔蜀〕。公元222年,孫權稱吳王,到公元229年正式稱帝,建都建業,國號吳,史稱〔東吳〕或者〔孫吳〕。三國局面正式形成。

三國[風雲人物]:
董 卓.(董仲穎)東漢太師,挾持漢獻帝
皇甫嵩.(皇甫義真)東漢末期將領,太尉左將軍
呂 布.(呂奉先)東漢末年部落首領(長安,兗州,徐州)
陳 宮.(陳公台)呂布嘅軍師
貂 蟬.(任紅昌)虛構美女人物
盧 植.(盧子幹)東漢末年的政治家、軍事家、經學家
朱 儁.(朱公偉)東漢末年政治軍事人物
劉 虞.(劉伯安)東漢末年襄賁侯、太傅
張 楊.(張稚叔)東漢末年部落首領(并州上黨)
袁 紹.(袁本初)東漢末年部落首領(冀州、青州、幽州、并州)
袁 譚.()袁紹嘅大仔
袁 熙.()袁紹嘅第二仔
袁 尚.()袁紹嘅第三仔
田 豐.()袁紹嘅軍師
沮 授.()袁紹嘅軍師
審 配.()袁紹嘅軍師
袁 術.(袁公路)東漢末年部落首領(揚州淮南、壽春)
袁 遺.(袁伯業)東漢末年部落首領(兗州山陽)
張 魯.(張公祺)東漢末年五斗米道首領(益州漢中)
公孫瓚.()東漢末年部落首領(幽州)
公孫度.()東漢末年部落首領(幽州遼東)
公孫康.()東漢末年部落首領(遼東)
公孫恭.()公孫康嘅細佬,公孫度嘅孫
公孫淵.()公孫康嘅仔,公孫度嘅孫
馬 騰.(馬壽成)東漢末年部落首領〔涼州〕,馬超嘅老竇
韓 遂.(韓文約)東漢末年部落首領(西域涼州)
劉 表.(劉景升)東漢末年部落首領(荊州)
劉 璋.(劉季玉)東漢末年部落首領(益州)
杜 夔.()音樂家
朱建平.()相術家
周 宣.()解夢師
管 輅.()卜筮師
左 慈.()道士/方士
于 吉.()道士/方士
司馬徽.()隱士
蔣 幹.()說客
劉 徽.()數學家
鄭 玄.()經學家
孫 炎.()經學家

**

〔曹魏政權〕:



〔曹丕稱帝〕
曹丕,字子桓,諡文皇帝,魏文帝,三國時期曹魏嘅開國皇帝,曹操嘅嫡長子。喺公元220年,曹操死咗之後,曹丕廢咗漢獻帝,自立為帝,國號〔魏〕,又叫〔曹魏〕,建都洛陽。

〔九品中正制〕
又叫做〔九品官人法〕,係〔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央政府嘅官員選拔制度,用嚟代替漢武帝時期嘅察舉制。公元220年,曹魏建立前夕,由吏部尚書陳群提出。呢個制度又喺隋煬帝時期由科舉制度取代。

〔石亭之戰〕
係發生喺公元228年,東吳鄱陽太守周魴向曹魏詐降,魏大司馬曹休中計深入向皖城接應。孫權親至到皖城,命今陸遜迎擊魏軍。兩方人馬喺石亭決戰,陸遜居中,用朱桓、全琮做左右翼,大敗曹休。

〔合淝新城之戰〕
合肥之戰嘅第三、四次戰役。喺公元230年十二月第三次合肥之戰爆發,孫權出兵想圍攻合肥新城,因為新城遠水,滿寵遣六千步騎,喺肥水隱處伏兵等佢。之後孫權上岸,滿寵伏軍突起襲擊,孫吳亂兵走至河中溺死。公元234年二月,蜀漢丞相諸葛亮進行第五次北伐,遺使請東吳一齊出兵,孫權答應。引發第四次合肥之戰,孫權進駐巢湖口,自稱有十萬人,親自帶兵攻向合肥新城;另一方面又派陸遜、諸葛瑾率萬幾人進駐江夏、沔口,攻向襄陽;將軍孫韶、張承進駐淮,向廣陵、淮陰進逼,形成三路兵馬北伐。

〔討伐公孫淵〕
又叫做〔魏滅燕之戰〕,係三國時期曹魏討伐公孫淵嘅一場戰役。東漢末年以嚟群雄割據,公孫氏一直佔領著遼東地區。隨著曹操統一北方嘅進程加快,一度依附喺魏國,但係始終離心離德,暗中同東南嘅吳國政權勾結。公元237年七月,公孫淵自立為王,叫做燕國,仲喺魏國邊境進行騷擾。公元238年,魏明帝派時任太尉嘅司馬懿討伐公孫淵,雙方喺襄平展開激戰,八月城破,公孫淵被俘。遼東地區直接歸於魏國統治。呢次戰爭亦提高咗司馬懿嘅威望,為以後嘅晉代魏埋下咗伏筆。

〔討伐高句麗〕
係由北方喺嘅曹魏喺公元244年至245年攻打高句麗嘅一系列戰事。

〔提倡玄學〕
係魏晉時代嘅思想主流,同先秦諸子百家、兩漢經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現代新儒家都係中國哲學史嘅重要脈絡。

〔曹爽專權〕
曹爽,字昭伯,小字默,沛國譙縣人,曹真嘅仔,曹操侄孫。佢官至大將軍、錄尚書事,明帝遺詔同司馬懿共同輔政。之後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將曹爽斬死,夷佢三族。

〔高平陵之變〕
又叫做〔高平陵事變〕或者〔正始之變〕,發生喺三國時期嘅魏國,係魏國建立之後嘅一次重大政變。事件源自曹魏宗室曹爽同大臣司馬懿之間嘅權力鬥爭,最後係曹爽被誅滅三族而結束。

〔司馬氏專權〕
係指司馬懿家族嘅領袖司馬懿(第一代)、司馬師同司馬昭(第二代)仲有司馬炎(第三代)喺唔同時期控制魏國實權嘅局面,司馬炎利用咗上兩代嘅基礎,最終篡魏為晉。

〔東興之戰〕
係發生喺元年252年十一月,曹魏征伐東吳嘅戰爭。魏出動十五萬大軍,兵分三路,向東吳嘅東西兩個方向進擊。東吳以太傅諸葛恪做統帥率軍四萬,迎擊向東同進攻嘅魏軍,仲殲滅魏軍幾萬人。

〔壽春三叛〕
又叫做〔淮南三叛〕,事件發生喺曹魏後期,由於司馬氏奪權專政,攪到壽春鎮嘅統帥先後發生三次反抗司馬氏嘅兵變。呢三次分別係〔王淩之叛〕公元251年四月、〔毌丘儉文欽之叛〕公元255年正月,同〔諸葛誕之叛〕公元257年五月—258年二月。三次叛亂都係由司馬氏所平定嘅。

〔司馬昭弒君〕
又叫做〔甘露事變〕或者〔甘露之變〕,發生喺三國時期嘅魏國,係魏國建立繼〔正始之變〕以後嘅又一次重大政變。事件源自曹魏皇帝曹髦同權臣司馬昭之間嘅權力鬥爭,最後係司馬昭廢黜仲殺曹髦同埋保住大權而結束。

〔竹林七賢〕
係指魏末晉初嘅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咸、向秀、王戎。佢地嘅活動區域喺當時嘅山陽縣,即係今日嘅河南輝縣西北一帶。

〔天水之亂〕
係三國時期喺公元228年春季,喺西北地區所爆發嘅叛亂。蜀漢軍隊喺丞相諸葛亮率領之下,計劃奪取曹魏嘅戰略城市長安。南安、天水同安定三個郡都畀蜀軍攞咗,但喺〔街亭之戰〕之後失咗。

〔魏滅蜀之戰〕
係三國後期嘅吞併戰。公元263年,曹魏領袖司馬昭決定向蜀漢發動戰爭,派遣鍾會、鄧艾、諸葛緒等人分東、中、西三路進攻漢中。蜀漢就用大將軍姜維為首組成抵抗軍,據劍閣天險同魏軍相持,魏軍未能前進。鄧艾遂率精兵偷渡陰平攻佔涪城,進逼成都。蜀漢後主劉禪出嚟投降,姜維聞訊之後就帶部投降鍾會,蜀漢滅亡,開啟三國時代嘅統一戰。

〔鍾會之亂〕
又叫做〔鍾會叛亂〕,係一場由鍾會喺蜀漢被滅之後發起喺益州嘅兵變。佢嘅主要謀劃者包括咗鍾會同姜維,目標係推翻司馬昭嘅統治。最後呢場兵變因爲魏將胡烈起兵反抗而失敗。

〔司馬炎篡魏〕
晉武帝司馬炎,字安世,河內郡溫縣人,係晉朝嘅建立者,諡號武皇帝。

三國〔風雲人物〕:
曹 騰.(曹季興)死咗之後被追封為〔高帝〕
曹 嵩.(曹巨高)死咗之後被追封為〔太帝〕
曹 操.(曹孟德)阿瞞,死咗之後被追封為〔武帝〕
曹 丕.(曹子桓)第一任皇帝,魏文帝
曹 叡.(曹元仲)第二任皇帝,魏明帝
曹 芳.(曹蘭卿)第三任皇帝
曹 髦.(曹彥士)第四任皇帝
曹 奐.(曹景明)末代皇家,魏元帝
曹 彰.(曹子文)城威王/任城王
曹 植.(曹子建)陳思王
曹 熊.(曹子烈)曹丕嘅細佬,蕭王
曹 昂.(曹子脩)曹操嘅大仔,愍王/豐王
曹 沖.(曹倉舒)曹操個仔,鄧王
曹 宇.(曹彭祖)燕王
曹 峻.()陳留王
曹 彪.(曹朱虎)楚王
曹 袞.()中山王
曹 玹.()西鄉侯
曹 幹.()趙王
曹 徽.()東平王
曹 茂.()曲陽王/樂陵王
曹 仁.(曹子孝)曹操嘅家族軍
曹 洪.(曹子廉)曹操嘅家族軍
曹 純.(曹子和)曹操嘅精銳部隊,「虎豹騎」隊長
曹 休.(曹文烈)曹操嘅外甥,長平壯侯
曹 真.(曹子丹)大司馬,邵陵元侯
曹 爽.(曹昭伯)大將軍,曹真嘅仔
夏侯惇.(夏侯元讓)大將軍
夏侯淵.(夏侯妙才)武將
司馬懿.(司馬仲達)軍師
司馬師.(司馬子元)
司馬昭.(司馬子尚)晉王
司馬炎.(司馬安世)晉帝
張 遼.(張文遠)五良將,關內侯
樂 進.(樂文謙)五良將,威侯
于 禁.(于文則)五良將,厲侯
張 郃.(張雋艾)五良將
徐 晃.(徐公明)五良將
張 虎.()武將,張遼嘅仔
樂 綝.()愍侯,樂進嘅仔
李 典.(李曼成)愍侯
典 韋.()校尉
張 繡.()武將
毋丘儉.()武將
文 欽.(文仲若)前將軍
鍾 會.(鍾士季)關內侯
許 褚.(許仲康)虎侯
諸葛誕.(諸葛公休)高平侯
鄧 艾.(鄧士載)滅〔蜀〕嘅主要指揮
孟 達.(孟子敬)原本係〔蜀〕,後轉投〔魏〕,又轉投〔蜀〕
荀 彧.(荀文若)曹操嘅首席軍師
郭 嘉.(郭奉孝)曹操次席軍師
蔣 濟.(蔣子通)軍師
荀 攸.(荀公達)軍師
許 攸.(許子遠)軍師,原本係袁紹軍師,後轉投〔魏〕
賈 詡.(賈文和)軍師
程 昱.(程仲德)軍師
劉 曄.(劉子陽)軍師
滿 寵.(滿伯寧)軍師
呂 虔.(呂子恪)武將
毛 玠.(毛孝先)軍師
龐 林.()龐統嘅細佬,原本係〔蜀〕,後轉投〔魏〕
華 佗.(華元化)建安三神醫之一
董 奉.(董君異)建安三神醫之一
張 機.(張仲景)建安三神醫之一
孔 融.(孔文舉)建安七子之首
陳 琳.(陳孔璋)建安七子之一
王 粲.(王仲宣)建安七子之一
徐 幹.(徐偉長)建安七子之一
阮 瑀.(阮元瑜)建安七子之一
應 瑒.(應德璉)建安七子之一
劉 楨.(劉公幹)建安七子之一

**

〔蜀漢政權〕:



〔劉備稱帝〕
 劉備,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人,三國時期蜀漢嘅開國皇帝,諡號昭烈皇帝,史家又叫佢做〔先主〕。

〔夷陵之戰〕
又叫做〔猇亭之戰〕、〔彝陵之戰〕,係三國時期蜀漢劉備對東吳發動嘅戰役,三國〔三大戰役〕嘅最後一場。公元221年七月,又係劉備稱帝三個月之後,立刻以替大將關羽報仇為理由,揮兵東征,氣勢強勁。東吳孫權立即用陸遜率軍應戰,陸遜用以逸待勞嘅方法,阻擋咗蜀軍嘅攻勢,重喺公元222年八月夷陵一帶打敗蜀軍。

〔諸葛亮南征〕
又叫做〔南中平定戰〕,係建興三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對南中發動平定南中嘅戰爭。當時朱褒、雍闓、高定等嘅人叛變,南中豪強孟獲亦有份參與,最後諸葛亮親率大軍南下,平定南中。

〔諸葛亮北伐〕
係三國時期蜀漢喺公元228年至234年期間發動對曹魏嘅戰爭,一共有五次,但係都冇得到重大勝利;而曹魏亦發動過反擊戰,但係唔成功。最後係蜀漢主帥、丞相諸葛亮因為積勞成疾,病死五丈原終結。

〔蔣琬、費禕治蜀〕
蔣琬,字公琰,三國時代蜀漢嘅重臣。荊州零陵湘鄉人,蜀漢四英之一。初時跟隨劉備入蜀,諸葛亮死後封做大將軍,輔佐劉禪,主持朝政,統兵御魏。採取閉關息民政策,國力大增。佢官至大司馬,安陽亭侯,諡號恭侯。
費禕,字文偉,荊州江夏鄳縣人,三國時代蜀漢嘅政治家同武將,官至大將軍。喺一次回途嘅筵會之中,畀降將郭修刺殺而死,死咗之後諡號敬侯。

〔興勢之戰〕
係三國時期公元244年,曹魏對蜀漢嘅一場失敗嘅入侵。戰事發生地係今日嘅陝西洋縣北面嘅興勢山,係食窕長青自然保護區嘅一部分。

〔姜維北伐〕
三國時期,公元234年,蜀漢丞相諸葛亮死咗之後,劉禪加封姜維右監軍、輔漢將軍,統率諸軍,進封平襄侯。隨後歷任司馬、鎮西大將軍,兼任涼州刺史、衛將軍、大將軍,朝廷授予符節。據記載,姜維一共進行過十一次北伐進攻曹魏。

〔黃皓專權〕
黃皓,三國時期人,蜀漢後主劉禪時嘅宦官。董允死後,喺侍中陳祗推薦,黃皓先成為中常侍仲得到後主寵幸,官至奉車都尉,總攬朝政又排擠大將軍姜維,導致蜀漢朝政敗壞,〔操弄權柄,終至覆國〕,最後畀魏國所滅。

〔魏滅蜀之戰〕
係三國後期嘅吞併戰。公元263年,曹魏領袖司馬昭決定向蜀漢發動戰爭,派遣鍾會、鄧艾、諸葛緒等人分東、中、西三路進攻漢中。蜀漢就用大將軍姜維為首組成抵抗軍,據劍閣天險同魏軍相持,魏軍未能前進。鄧艾遂率精兵偷渡陰平攻佔涪城,進逼成都。蜀漢後主劉禪出嚟投降,姜維聞訊之後就帶部投降鍾會,蜀漢滅亡。

[補充]:
劉備稱帝時所建立嘅政權國號係[漢],曹魏政權為咗否定劉備係延續[漢]嘅國號而改稱為[蜀國]。而[蜀漢]就係後世人為咗區分[西漢]同[東漢]而稱嘅。

三國〔風雲人物〕:
劉 備.(劉玄德)第一任皇帝,昭烈皇帝,又叫做〔蜀漢先帝〕
劉 禪.(劉公嗣)第二任皇帝,末代皇帝,又叫做〔蜀漢後主〕
關 羽.(關雲長)五虎大將,劉備結拜兄弟,又叫〔關二哥〕
張 飛.(張益德)五虎大將,劉備結拜兄弟,又叩〔張三〕
趙 雲.(趙子龍)五虎大將,中將軍
馬 超.(馬孟起)五虎大將
黃 忠.(黃漢升)五虎大將
魏 延.(魏文長)丞相司馬領漢中太守,接近五虎大將嘅地位
諸葛亮.(諸葛孔明)第一任丞相
蔣 琬.(蔣公琰)第二任丞相
費 禕.(費文偉)第三任丞相
董 允.(董休昭)第四任丞相
黃 皓.()末代丞相〔宦官〕
關 興.(關安國)武將,關羽嘅仔
張 苞.()武將,張飛嘅仔
趙 統.()武將,趙雲嘅大仔,趙雲死後繼承佢嘅爵位
趙 廣.()武將,趙雲嘅二仔,喺沓中追隨姜維戰死沙場
馬 岱.()武將,馬超嘅堂細佬
龐 統.(龐士元)軍師
徐 庶.(徐元直)軍師,後轉為〔魏〕軍師
黃 權.(黃公衡)軍師
馮 習.(馮休元)武將
張 南.(張文進)武將
吳 班.(吳元雄)武將
馬 良.(馬季常)文臣
馬 謖.(馬幼常)武將
法 正.(法孝直)文臣
麋 竺.(糜子仲)文臣
麋 芳.(糜子方)武將
張 松.(張永年)文臣
姜 維.(姜伯約)大將軍,原本係〔魏〕中郎將,先後十一次伐魏
傅 彤.(傅 彤)武將
夏侯霸.(夏侯仲權)武將,原本係〔魏〕武將
孟 獲.(孟七獲)南中部落首領,七擒孟獲之後,投降〔蜀〕
傅士仁.(傅君義)武將
郤 正.(郤令先)文臣

**

〔孫吳政權〕:



〔夷陵之戰〕
又叫做〔猇亭之戰〕、〔彝陵之戰〕,係三國時期蜀漢劉備對東吳發動嘅戰役,三國〔三大戰役〕嘅最後一場。公元221年七月,又係劉備稱帝三個月之後,立刻以替大將關羽報仇為理由,揮兵東征,氣勢強勁。東吳孫權立即用陸遜率軍應戰,陸遜用以逸待勞嘅方法,阻擋咗蜀軍嘅攻勢,重喺公元222年八月夷陵一帶打敗蜀軍。

〔交州領化〕
交州係古地名,佢嘅範圍喺近八百年嘅歷史入面都經常有變化,通常包括依家嘅越南北、中部同廣西壯族自治區嘅一部分。有時重包括依家嘅廣東省、海南省。

〔石亭之戰〕
係發生喺公元228年,東吳鄱陽太守周魴向曹魏詐降,魏大司馬曹休中計深入向皖城接應。孫權親至到皖城,命今陸遜迎擊魏軍。兩方人馬喺石亭決戰,陸遜居中,用朱桓、全琮做左右翼,大敗曹休。

〔孫權建國〕
孫權,字仲謀,吳郡富春人,三國時代東吳嘅建立者。東漢末年,孫權父親孫堅同大佬孫策喺群雄割據之中打出喺江東嘅基業。孫權十九歲時,孫策遭刺殺身亡,之後繼承掌事成為一方諸侯。公元222年,佢自稱做吳王,建立吳國;公元229年稱帝,建立東吳。諡號大皇帝,廟號太祖,統治江東地區長達五十二年,係三國時代統治者之中最長嘅。

〔嶺南開拓〕
嶺南,又叫〔嶺外〕、〔嶺表〕。廣義係指南方嘅五嶺南面嘅地區同越南北部地區,相當係依家嘅廣東、廣西同海南全境,同埋湖南同江西等省嘅部分地區同越南紅河三角洲北面地區。狹義係指南方五嶺南部地區。

〔夷洲探尋〕
夷洲,係陳壽所著嘅《三國志.吳書.孫權傳》入面所提到嘅一個地名,大部分嘅學者認為就係今天嘅台灣,但是亦有一啲學者對呢個講法提出質疑。

〔合淝新城之戰〕
合肥之戰嘅第三、四次戰役。喺公元230年十二月第三次合肥之戰爆發,孫權出兵想圍攻合肥新城,因為新城遠水,滿寵遣六千步騎,喺肥水隱處伏兵等佢。之後孫權上岸,滿寵伏軍突起襲擊,孫吳亂兵走至河中溺死。公元234年二月,蜀漢丞相諸葛亮進行第五次北伐,遺使請東吳一齊出兵,孫權答應。引發第四次合肥之戰,孫權進駐巢湖口,自稱有十萬人,親自帶兵攻向合肥新城;另一方面又派陸遜、諸葛瑾率萬幾人進駐江夏、沔口,攻向襄陽;將軍孫韶、張承進駐淮,向廣陵、淮陰進逼,形成三路兵馬北伐。

〔呂壹專權〕
呂壹,三國時期吳國人,孫權嘅心腹,擔任中書典校郎,監察中央同地方州郡嘅文書事務。呂壹為人奸險,曾經誣陷宰相顧雍、左將軍朱據等人。之後因誣告事發,被下令斬首。

〔二宮之爭〕
又叫做〔南魯黨爭〕,係一件三國時期東吳嘅政治事件,發生喺吳大帝孫權在位嘅期間,大約喺公元242年,結束喺250年。原因係太子孫同魯王孫霸之間因為儲君問題嘅矛盾,之後就引發起朝中大臣因分別支持太子同魯王而分裂。最終孫和被廢而孫霸被賜死,改由細仔孫亮嚟做太子。

〔諸葛恪專權〕
諸葛恪,字元遜,琅邪陽都人。三國時期東吳重臣諸葛瑾嘅仔,東吳嘅權臣同太傅,之後升為大將軍。孫權臨終時要佢做輔政大臣,輔助太子孫亮。孫亮上位之後,諸葛恪獨攬軍政大權,初期都會籠絡民心,東興之戰贏咗之後都頗有眾望。之後就窮兵黷武推行大舉進攻魏國,最終輕敵大敗而回;漸失民心兼格未有反思,仍然獨斷專權。最後畀孫峻刺殺,仲夷滅諸葛恪三族。

〔東興之戰〕
係發生喺公元252年十一月,曹魏征伐東吳嘅一場戰爭。魏出動十五萬大軍,兵分三路,向東吳嘅東西兩個方向進擊。東吳用太傅諸葛恪做統帥,率領軍隊四萬,迎戰向東興進攻嘅魏軍,仲殲滅咗魏軍幾萬人。

〔壽春馳援〕
又叫做〔壽春三叛〕、〔淮南三叛〕。事件發生喺曹魏嘅後期,由於司馬氏奪權專政,攪到壽春鎮嘅統帥先後發生三次反抗司馬氏嘅兵變。呢三次分別為〔王淩之叛〕公元251年四月、〔毌丘儉文欽之叛〕公元255年一月同〔諸葛誕之叛〕257年五月—258年二月。呢三次叛亂,都係畀司馬氏所平定嘅

〔孫峻、孫綝專權〕
孫峻,三國時期東吳嘅吳郡富春人,吳廢帝孫亮時東吳嘅權臣。公元253年,孫峻誅殺諸葛恪之後,升為丞相大將軍,都督國內外軍事,授予符節,封富春侯。同年,孫峻為巴結全公主孫魯班,將廢太子孫和遷移到新都居住,後派使者賜死孫和。孫綝,三國時期東吳嘅皇族、權臣。孫綝對於民間信仰相當唔尊重,燒咗伍子胥廟,又打爛各地嘅祠廟同斬殺道士。

〔孫皓暴政〕
吳末帝孫皓,係吳大帝孫權嘅孫,係三國時期孫吳嘅第四位,同時又係最後一位皇帝。孫皓係歷史上有名嘅暴君,佢生性多疑兼且殘暴,仲設立咗好多酷刑。佢殺死或者流放好多個皇親子孫。對大臣,經常施用重刑,流放同處死,夷三族,有啲仲係被自殺。仲有,孫皓非常之迷信,經常借運歷、望氣、筮卜、讖語之類嘅原因嚟決定遷都、用兵、皇后廢立等嘅重大事件,仲因為咁一直相信自己將會統一天下。

〔西陵之戰〕
係發生喺公元272年嘅一場戰役,因為東吳西陵督步闡降西晉而演變成吳軍同晉軍之間嘅戰爭,又係東吳嘅名將陸抗最出名嘅一場戰役。

〔晉滅吳之戰〕
係晉朝為咗統一全國發動嘅戰爭,又係三國時期最後嘅一場戰爭。喺公元279年,吳天紀三年十一月,晉武帝司馬炎下令大舉伐吳,第二年三月,吳主孫皓正式投降,呢場戰爭宣佈結束。戰後,晉武帝將年個號改為太康,呢場戰爭亦畀人叫做〔太康之役〕。

三國〔風雲人物〕:
孫 堅.(孫文台)東漢末年部落首領(荊州長沙)
孫 策.(孫伯符)東漢末年部落首領(揚州)周瑜嘅結拜兄弟
孫 權.(孫仲謀)第一任皇帝
孫 亮.(孫子明)第二任皇帝
孫 休.(孫子烈)第三任皇帝
孫 皓.(孫元宗)末代皇帝
孫 和.(孫子孝)死咗之後被追封為〔文帝〕
孫 綝.(孫子通)孫靜嘅曾孫,孫暠嘅孫,孫綽嘅仔
孫 登.(孫子高)孫權嘅大仔
孫 靜.(孫幼台)孫堅嘅細佬
周 瑜.(周公瑾)第一任軍事最高顧問,孫策嘅結拜兄弟
魯 肅.(魯子敬)第二任軍事最高顧問
呂 蒙.(呂子明)第三任軍事最高顧問
張 昭.(張子布)政治最高顧問
陸 遜.(陸伯言)丞相
陸 抗.(陸幼節)陸遜嘅第二仔
諸葛瑾.(諸葛子瑜)軍師
顧 雍.(顧元嘆)軍師
虞 翻.(虞仲翔)軍師
步 騭.(步子山)軍師
呂 範.(呂子衡)軍師
張 紘.(張子綱)軍師
凌 統.(凌公績)武將,甘寧嘅結拜兄弟
甘 寧.(甘興霸)武將,凌統嘅結拜兄弟,又係凌統嘅殺父仇人
太史慈.(太史子義)武將
周 泰.(周幼平)武將
徐 盛.(徐文嚮)武將
丁 奉.(丁承淵)武將
士 燮.(士威彥)東漢末年部落首領(交州交趾),投〔吳〕
大 喬.()東吳美女,孫策嘅老婆
小 喬.()東吳美女,周瑜嘅老婆
吳 範.()吳中八絕之一,擅長術數
劉 惇.()吳中八絕之一,擅長占星術數
趙 達.()吳中八絕之一,精通九宮算術,識得算命
皇 象.()吳中八絕之一,書法家
曹不興.()吳中八絕之一,畫家
宋 壽.()吳中八絕之一
鄭 嫗.()吳中八絕之一
嚴 武.()吳中八絕之一,擅下圍棋

**

編:自由攝影機.2014年11月11日

**

香港本土藝術[發展承傳]!



粵劇,又叫做[廣東大戲],糅合咗香港嘅生活文化同藝術,富有濃厚嘅地方色彩,係香港第一個,亦係唯一個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嘅本土文化項目。有人話[粵劇]正係瀕臨失傳,見證著香港粵劇發展嘅名伶阮兆輝,佢又對粵劇嘅傳承又有咩睇法呢?

**

無聊通識科。廣東話資料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