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6日 星期四

廣東音樂《步步高》呂文成作品


 《步步高》係廣東音樂名家呂文成嘅代表作,亦係廣東音樂之中比較具特色,同代表性嘅一首。呢首曲嘅樂譜出自一九三八年,由沈允升編著嘅《琴弦樂譜》入面,喺當時期亦係好流行嘅樂曲,吕文成就係喺呢個基礎上改编。樂曲為D宮調,2/4拍,採用反覆嘅手法,以積聚力量,或漸次高漲,或漸次下落,有張有弛,表現步步高升嘅情緒。

呢首曲旋律輕快而激昂,層層遞增,節奏明快,音浪疊起疊落,一張一弛,音樂富有動力,畀人感覺有奮發上進嘅積極意義。後來由中國當代音樂指揮家彭修文改編,以現代民族管弦樂團演奏。

《步步高》係一首廣東嘅傳統樂曲,由廣東音樂名家呂文成創作。喺1972年香港電台播出嘅電視劇《獅子山下》,就係用咗《步步高》呢首曲來做主題音樂。乘著電視劇集《獅子山下》嘅迴響,葉紹德將首曲填上粤語歌詞(大食懶),歌詞輕鬆寫實,紀錄當時民生狀況,由徐小明唱出,歌名亦叫做《獅子山下》。

不過當時香港電台並冇採用到呢首歌,冇用嚟做劇集《獅子山下》嘅主題歌。而到咗1979年,香港電台改用主題曲,由顧嘉煇作曲同編曲,黃霑填詞,羅文主唱嘅同名歌曲《獅子山下》,就成為咗電視劇集《獅子山下》嘅主題歌曲。

**

呂文成(1898年3月12日-1981年8月22日)


粵曲、粵劇演員、樂師、作曲家、樂器工藝家,祖籍廣東中山,後移居上海。1920年代喺上海同司徒夢巖發明高胡,高胡係廣東音樂重要嘅領奏樂器。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移居香港。曾裂做過粵劇演員,擅唱子喉,工旦行,曾經同薛覺先等錄製粵劇唱片。呂文成能夠演奏提琴、二弦、喉管、椰胡、古箏、二胡、秦琴、木琴、小提琴、鋼琴、吉他,曾經錄製器樂合奏同獨奏唱片。

音樂作品:
《平湖秋月》、《步步高》、《蕉石鳴琴》、《青梅竹馬》、《燭影搖紅》、《岐山鳳》、《漁歌晚唱》、《醒獅》、《鳥驚喧》



**

廣東音樂《步步高》呂文成作品
https://www.patreon.com/posts/68548006

**

廣東音樂。廣東話資料館

2021年7月17日 星期六

長平公主(1631年—1646年)


長平公主,原本封為(坤興公主),閨名朱媺娖(徽媞),係明思宗朱由檢嘅第二女,佢家姐係(坤儀公主),細妹係(昭仁公主)。長平公主喺十六歲時,崇禎皇帝將佢許配畀都尉周顯(周世顯),但係婚事就因為流寇逼近而暫停。李自成攻入北京嘅消息傳到紫禁城成入面,崇禎皇帝心灰意冷,落令要周皇后自裁、袁貴妃自盡,又對長平公主嘆聲講:[汝何故生我家!]就揮劍斬向公主,而令公主斷咗隻左臂,之後又斬殺年幼嘅昭仁公主,長平公主喺五日之後復甦.........

清朝初年,長平公主曾經上書去順治帝要求出家,但未獲准,順治將佢嫁畀周顯,根據張宸《長平公主誄》記載,長平公主婚後同周顯相敬如賓。長平公主鍾意詩文,擅長針黹、烹飪,但係公主因亡國之痛,同埋後來嘅太子案等事件抑鬱成疾。一年幾之後喺懷孕時患病去世。葬喺廣寧門(彰義門)外周氏大宅旁邊。

**

民間傳說:

自清代以後,長平公主嘅故事被創作成戲曲、小說、電影等唔同類型嘅文藝作品。粵劇《帝女花》係近代所演出嘅戲曲劇目,劇情講述長平公主同周世顯喺花燭之夜服毒自殺。而歷史中嘅長平公主,係因庶亡國之痛抑鬱成疾,患病而死。

相傳長平公主喺大明亡國之後出家做尼姑,學到一身好武藝,號稱[獨臂神尼],以推動反清復明為志願,又收咗呂四娘等人為徒弟,但係好可惜,呢個傳說純屬虛構。

喺金庸小說《碧血劍》入面嘅[阿九]、《鹿鼎記》入面嘅[九難師太]同埋梁羽生小說《江湖三女俠》入面嘅[獨臂神尼],都係用呢個傳說嘅長平公主來做原型。

阿九[九難]
明思宗朱由檢嘅第二女,封號長平公主,鍾情袁承志。阿九係青竹幫幫主程青竹嘅女徒弟,武藝高強。明朝滅亡時,阿九被崇禎斬去一臂,後來落髮出家,稱號[九難]。
出處:金庸小說《碧血劍》。

九難師太[阿九]
李自成攻克北京時,阿九被崇禎斬去一臂,後來出家為妮,法號[九難]。亡國之後,拜鐵劍門木桑道人為師,廿年後成為一代武林高手,重收咗阿琪、阿珂、韋小寶等做為徒。
出處:金庸小說《鹿鼎記》。

獨臂神尼[邙山派長門]
明朝公主,得遇異人練就絕世武功,開創[邙山派]。傳有八個徒弟,世人尊稱佢哋做[江南八俠],其中以大徒弟了因、五徒弟白泰官、七徒弟甘鳳池、八徒弟呂四娘武功最高。
出處:梁羽生小説《江湖三女俠》。另外喺《冰川天女傳》、《雲海玉弓緣》、《冰河洗劍錄》、《風雷震九州》、《俠骨丹心》、《彈指驚雷》亦有提及過。

**

個人資料:

姓名:朱媺娖
封爵:明朝公主
封號:坤興公主
出生:1631年[大明京師]
逝世:1646年[大清北京]
諡號:長平公主(清諡)
墳墓:北京廣寧門外周氏宅旁
父親:思宗烈皇帝朱由檢
母親:周皇后[莊烈愍皇后]
姊妹:坤儀公主[姐],昭仁公主[妹]
仗夫:周顯/周世顯[明朝軍事將領]
其他:神宗顯皇帝朱翊鈞[曾祖父]
   孝靖太后王氏[曾祖母]
   光宗貞皇帝朱常洛[祖父]
   孝純太后劉氏[祖母]

**

明末清初吳偉業作《思陵長公主輓詩》

貴主徽音美,前朝典命光。鴻名垂遠近,哀誄著興亡。
托體皇枝貴,承休聖善祥。母儀惟謹肅,家法在矜莊。
上苑穠桃李,瑤池小鳳凰。鸞音青繡屜,魚笏皂羅囊。
沉燎熏爐細,流蘇寶蓋香。禊期陪祓水,繭館助條桑。
綠綟芃蘭佩,紅螭薤葉璋。錫封需大國,喚仗及迴廊。
受冊威儀定,傳烽羽檄忙。司輿停鹵簿,掌瑞徹珩璜。
婺宿明河澹,薇垣太白芒。至尊憂咄咤,仁壽涕彷徨。
酈邑年方幼,瓊華齒正芳。艱難愁付託,顛沛懼參商。
文葆憐還戲,勝衣泣未遑。從容咨傅母,倥急詢貂璫。
傳箭聞嚴鼓,投簽見拊床。內人縫使甲,中旨票支糧。
使者填平朔,將軍帶護羌。寧無一矢救,足慰兩宮望。
盜賊狐篝火,關山蟻潰防。逍遙師逗撓,奔突寇披猖。
牙纛看吹折,梯衝舞莫當。妖氛纏象闕,殺氣滿陳倉。
天道真蒙昧,君心顧慨慷。割慈全國體,處變重宗潢。
胄子除華紱,家丞具急裝。敕須離禁闥,手為換衣裳。
社稷仇宜報,君親語勿忘。遇人耑退讓,慎己舊行藏。
國母摩笄刺,宮娥掩袂傷。他年標信史,同日見高皇。
元主甘從殉,君王入未央。抽刀凌左闔,申脰就干將。
啑血彤闈地,橫屍紫御汪。絕吭蘇又咽,瞑睫倦微揚。
裹褥移私第,沾胸進勺漿。誓肌封斷骨,茹戚吮殘創。
死早隨諸妹,生猶望二王。股肱羞魏相,肺腑恨周昌。
賊遁仍函谷,兵來豈建康。六軍剺面慟,四海遏音喪。
故國新原廟,群臣舊奉常。賵圭陳厭翟,題湊載轀輬。
隧逼賢妃冢,山疑望子岡。銜哀存父老,主祭失元良。
訣絕均抔土,飄零各異方。衣冠嬴博葬,風雨鶺鴒行。
浩劫歸空壤,浮生寄渺茫。玉真圖下發,申伯勸承筐。
沅浦余堯女,營丘止孟姜。君臣今世代,甥舅即蒸嘗。
湯沐鄉亭秩,家門殿省郎。淒涼脂粉磑,零落綺羅箱。
宅枕平津巷,街通少府牆。畫閒偕妯娌,曉坐向姑嫜。
偶語追銅雀,無聊問柏梁。豫游推插柳,勝跡是梳妝。
菡萏鴛鴦扇,茱萸鸚鵡觴。大庖南膳廠,奇卉北花房。
暖閣葫蘆錦,溫泉豆蔻湯。雕薪獅首炭,甜食虎睛糖。
壯麗成焦土,榛蕪拱白楊。麋游鳷鵲觀,苔沒鬥雞坊。
荀灌心惆悵,秦休志激昂。崩城身竟殞,填海願難償。
命也知奚憾,天乎數不臧。累歔床簀語,即窆寢園傍。
半體先從父,遺骸始見娘。黃泉母子痛,白骨弟兄殤。
夙昔銅駝泣,諸陵石馬荒。三年修荇藻,一飯奠嵩邙。
寒食重來路,新阡宿草長。溪田延黍稼,隴笛臥牛羊。
朽壤穿螻蟻,驚沙起鴰鶬。病樗眠廢社,衰葦折寒塘。
列剎皇姑寺,馱經內道場。侍鬟稱練行,小像刻沉香。
玉座懸朱帳,金支渡法航。少兒添畫燭,保媼伴帷堂。
露濕丹楓冷,星稀青鳥翔。幡旄晨隱隱,鈴鑷夜將將。
控鶴攀龍馭,驂麟謁帝閶。靈妃歌縹緲,神女笑徜徉。
苦霧迷槐市,雌霓繞建章。歸酅思五廟,涉漢淚三湘。
柔福何慚宋,平陽可佐唐。虞洲瞻返日,蒿里叫飛霜。
自古遭兵擾,偏嗟擁樹妨。魯元馳孔亟,芊季負倉黃。
漂泊悲臨海,包含恥溧陽。本朝端閫閾,設制勝岩疆。
虞順惇恭儉,時危植紀綱。英聲起北地,雅操邁東鄉。
新野墳松直,招祇祠柏蒼。薤歌雖慘憺,汗簡自輝煌。
諡號千秋定,銘旌百祀彰。秦簫吹斷續,楚挽哭滄浪。

**

無聊通識科。廣東話資料館

2021年5月16日 星期日

蔗糖、果糖、沙糖、砂糖,有乜唔同?


蔗糖、果糖、沙糖、砂糖,有乜唔同?

一般嘅食用糖都係蔗糖,用蔗糖為主要成分嘅食糖根據純度,由高到低又分為:冰糖(99.9%)、白砂糖(99.5%)、綿白糖(97.9%)、赤砂糖(紅糖/黑糖,89%)。

**



黑糖,係精製程度最低嘅糖類,營養價值亦最高,除咗蔗糖之外,仍然保留部分維他命同礦物質。

**



紅糖,同黑糖基本上係同一類,只係紅糖嘅糖蜜比例比黑糖再高一啲,但仍然係營養價值高嘅糖類。

**



沙糖,係用甘蔗汁煎熬而成嘅顆粒狀糖。

唐.李延壽《北史.真臘傳》:[飲食多蘇酪、沙糖、秔粟、米餅。] 

宋.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六:[聞人茂德言:沙糖中國本無之。 唐太宗時外國貢至,問其使人:此何物?云:以甘蔗汁煎。用其法煎成,與外國者等。自此中國方有沙糖。]

元.關漢卿 《救風塵》:[著那廝通身酥、遍體麻,將他鼻凹兒抹上一塊沙糖]。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沙糖》﹝集解﹞引 吳瑞 曰:[稀者為蔗糖,乾者為沙糖,球者為球糖,餅者為糖餅。] 

民.魯迅 《彷徨.在酒樓上》:[我由此才知道硬吃的苦痛,我只記得還做小孩子時候的吃盡一碗拌著驅除蛔蟲藥粉的沙糖才有這樣難。]


**


砂糖/白糖/結晶糖
屬於精煉程度高嘅糖類,經過脫色之後就成為白糖,主要係用來調味,糖份高,但營養價值比較低。

砂糖加工
。粉糖:砂糖經過研磨成粉狀。
。冰糖:白糖經過溶解,再經結晶成大顆粒或塊狀。
。方糖:砂糖經過擠壓成方型。
。液糖:又叫[糖漿],砂糖經過溶解成液體,再經過濾,可直接添加使用嘅液態糖。
。精製紅糖:粗糖經過溶解,再經過結晶後產生嘅糖。
      或者用[白糖]經過溶解同添加糖蜜,再經過結晶而產生嘅糖。
砂糖製糖程序
。耕地白糖:由壓搾甘蔗,蔗汁經過過濾、脫色、濃縮、結晶、分蜜、乾燥等程序。
。精煉白糖:由溶解原料糖,糖漿經過過濾、脫色、結晶、分蜜、乾燥等程序。
。兼煉白糖:由壓搾甘蔗製造粗糖,部份為原料糖,部份溶解成糖漿,經過過濾、脫色、結晶、分蜜、乾燥等程序。

**


二砂糖,係帶琥珀色嘅產品,如果含糖蜜量越多,顏色就越深。[二砂]並唔係指次等嘅砂糖,二砂糖含有微量嘅礦物質同有機物,同白砂糖相比,保留咗更多蔗香。

**



冰糖,係用甘蔗[沙糖]熬煮結晶後而成嘅大顆粒狀糖。
依家市面上嘅冰糖,大部份係由[砂糖]再加工結晶後成為冰糖,係含糖純度最高嘅糖類。

**



片糖,又稱為[石蜜]、[崖蜜]、[岩蜜],係由甘蔗汁經過太陽暴曬之後而成嘅原始蔗糖。

唐.李勣《英公本草》:[石蜜出益州、西域...]

宋.唐慎微《證類本草》:[石蜜,乳糖也,味甘寒,無毒,主心腹熱脹,口乾渴]。又:[石蜜療口瘡。]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石蜜,白沙糖也,凝結作餅塊者為石蜜。]

清.張澍輯《涼州異物志》:[石蜜非石類,假石之名也。實乃甘蔗汁煎而暴之,凝如石而體甚輕,故謂之石蜜。]

**



糖漿,高果糖糖漿
一般飲品使用嘅人工合成高果糖糖漿,成本低、甜度高(約蔗糖1.6倍)又容易溶解,所以被廣泛使用嘅食品中。不過,攝取過多高果糖糖漿會引起過肥問題。

**



代糖,低卡路里或者無糖飲品所使用嘅[人工代糖],冇熱量但有甜味,被允許使用嘅糖類。不過,零熱量又未必係最好。

**



蜂蜜,主要成分係葡萄糖同果糖,熱量唔低,過量攝取一樣會造成過肥。

**


糖蜜,喺製糖過程中,無法再回收利用嘅材料,可以用來做酒精、味精、飼料等用途。

**


果糖,係一種簡單嘅糖(單糖),極易溶解喺水,喺好多食品之中存在,同葡萄糖、半乳糖一齊構成血糖嘅三種主要成份,可以喺蜂蜜、樹上嘅生果、漿果、瓜類同埋一啲根類蔬菜,例如甜菜頭、番薯、紅蘿蔔、洋蔥等搵到。

**

無論係邊一種糖類,喺食用時都要注意份量,再有營養嘅嘢過量都係唔好,唔單止會造成過肥,重可能會引起其他慢性病同代謝嘅問題。

**

無聊通識科。廣東話資料館


2020年9月9日 星期三

香港銀仔[硬幣]簡史(1863-1997 )

香港銀仔[硬幣]簡史

香港嘅[銀仔],又叫做[硬幣]、〔輔幣〕,而細額嘅銀仔,又畀人叫[散銀]、〔散紙〕、[毫子]、[斗零],重有人叫佢做[碎銀]同[神沙]。銀仔係港元[Hong Kong Dollar]嘅其中一種形式,香港喺1863年至1997年前曾經發行流通過嘅銀仔有:[一文]、[一千]、[一仙]、[五仙]、[一毫]、[貳毫]、[伍毫]、[半圓]等一般稱為散銀,而[壹圓]、[貳圓]、[伍圓]、[拾圓]等通常稱為大銀。

1841年訂立嘅南京條約,使香港由大清成為英國嘅海外屬地,英國就開始咗香港一百五十六年嘅管治,直至到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咗畀中國政府。而刻有[香港]字樣嘅錢幣,就直至到1863年先至出現。喺1861年為咗要同當時清朝國內使用嘅穿窿(方孔)銅錢互相銜接,港督威廉羅便臣提請英國殖民地部要求鑄造新幣。喺一連串書信往來同埋樣板修改之後,由倫敦皇家鑄幣廠喺1863年用銀同青銅鑄造咗三款硬幣運來香港,共中包括一批外圓內方,貌似清朝銅錢嘅[香港一文]硬幣。



1863年一個法案嘅通過,使香港能夠有自己嘅錢幣,方便當時香港使用。於是香港就脫離咗英國嘅標準幣制,改為以[銀]為本位,發行咗三種面額嘅硬幣,包括[一毫]銀幣、[一仙]同[一文]青銅幣。一仙以上硬幣,一面鑄有維多利亞女皇嘅頭像同英文字[VICTORIA QUEEN],另一面就鑄有年份、英文同中文字面值。而面值最低有個細窿嘅[一文],一面鑄有當時嘅維多利亞女皇嘅徽號、年份同英文字[HONG KONG ONE MIL],另一面就鑄有中文字[香港一文]。至到1866年中文字改為[香港一千],意思即係壹圓嘅千份之一,喺嗰年[一文]就停止鑄造。因為一直唔受歡迎,喺1866年之後[一千]亦停止鑄造。



1866年英國皇家造幣廠喺香港銅鑼灣成立咗分廠,喺第一年就鑄造咗四種唔同嘅銀幣。除咗以前由倫敦供應嘅法定一毫銀幣同一仙一文兩款銅幣之外,重新增鑄造咗壹圓、半圓[伍毫]、貳毫、五仙等銀幣。呢四種銀幣加上由英國鑄造嘅一毫銀幣同一仙一文銅幣,所以香港喺1866年就有七種唔同面額嘅硬幣同時發行。可能因為鑄有維多利亞女皇頭像嘅香港銀元並唔受當時嘅華人歡迎,所以香港造幣廠經過咗短短嘅兩年就喺1868年關門大吉(執笠),而造幣廠入面嘅機器亦被拆卸,轉賣咗去日本。而香港嘅壹圓同半圓銀幣遂亦停止生產。香港造幣廠關閉之後嘅四年間,香港嘅硬幣供應完全斷絕。

1871年以後,英國恢復鑄造面額較細嘅銀幣運來香港,一仙銅幣亦喺1875年恢復生產。呢啲香港輔幣最初雖然唔被當年嘅華人信任,終於喺清朝嘅南方同開放口岸流行起來。但係由於好多唔同嘅因素,差唔多所有喺1885年以前所鑄造嘅香港銀幣流傳落來嘅就得好少,有啲年份嘅銀幣簡直就係極為罕見。

1902年愛德華七世登位,香港共發行咗鑄有佢頭像嘅五種面額硬幣,包括銀鑄嘅伍毫、貳毫、一毫、五仙,同青銅鑄嘅一仙。喺呢個時期由於銀價大漲,政府就減少發行銀幣,所以鑄造量就比較少,而喺1905年亦冇正式發行過銀幣,所以呢個年份嘅一毫同貳毫銀幣都成為珍品。



1937年英皇佐治六世登位,兩種純鎳嘅五仙同一毫硬幣開始發行。呢啲硬幣嘅體積同重量都比以前發行嘅稍為大啲,設計又有一種[安全邊],唔使俾人咁唔容易就偽造到。呢個設計一直採用至到1960年代。

1941年香港開阜一百年,因為英國同日本宣戰,當年鑄造嘅五仙鎳幣同埋一仙銅幣冇正式發行,鑄成嘅數量雖然唔少,不過都極為罕見。

1941至1945年香港淪陷期間,日本軍票成為香港貿易嘅唯一嘅媒介,而所有市面嘅硬幣存貯都搜藏沒收運去日本,經融解之後用來當普通金屬應用。呢啲被融嘅硬幣極可能包括英國喺1934年至1935年之間鑄成嘅貿易銀元(而呢啲銀元並未有普遍流通)同埋一批喺1941年鑄造嘅一仙銅幣。所以呢啲硬幣鑄成嘅數量雖然唔少,但係依家又好罕見。

1946年嘅戰後時期,因為缺乏硬幣貯備,為咗解決市面嘅貨幣流通同運用,政府就發行咗大量嘅一仙至壹圓嘅紙幣作為補救,而較大面額嘅紙幣就依照戰前嘅措施由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渣打銀行、有利銀行印行。

1948年黃銅同鎳合金嘅硬幣開始鑄造。

1951年發行紅銅同鎳合金鑄成嘅伍毫。

1960年又發行咗同樣合金鑄成嘅壹圓。

1964年皇家造幣廠未能夠如約鑄成足夠數量嘅一毫同五仙硬幣,香港政府逼於再次發行新嘅一毫同五仙紙幣來俾香港市民喺農曆新年期間應用,而且亦係呢批紙幣嘅最後一次發行。當年鑄造嘅五仙硬幣,依家已經好罕見。


1970年以後發行嘅硬幣,都唔再採用[安全邊]設計,只係用[凸邊],俗稱[狗牙邊]。

1975年政府接納錢幣檢討委員會嘅建議,決定發行新嘅貳毫、貳圓同伍圓硬幣,又將伍毫黃銅同鎳合金鑄造,又將伍毫同壹圓硬幣嘅體積同重量略為縮細。重改用新嘅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頭像來做錢幣嘅正面圖案,全套共有七種唔同面額嘅硬幣。
1975年嘅五月又發行咗面額壹仟圓嘅金幣,呢次係香港貨幣史上,香港政府為咗紀念英國伊利沙伯二世女皇第一次訪問香港而發行嘅法定金幣。

1976年龍年開始,香港政府按年發行面額壹仟圓嘅十二生肖金幣,直至1997年先至完成發行嘅成套十二隻嘅金幣,而政府亦將部份發行收益撥作慈善用途。

1970年代尾,香港政府為咗減低鑄造錢幣嘅成本,發行體積同重量都縮細咗一毫,舊式大型一毫雖然喺1980年鑄造咗兩千四百萬枚,但政府最後決定取消發行,依家市面只發現數量好少嘅樣本,呢啲又成為收藏嘅珍品。

1993年開始,香港政府為配合香港於1997年移交主權畀中國,發行以香港市花洋紫荊取代英女皇頭像嘅錢幣,但係有英女皇頭像嘅錢幣喺1997年之後,依然可以作為香港法定錢幣。

時至今日,1997年前鑄成嘅硬幣已經唔再係法定貨幣。呢啲錢幣唯一嘅價值就係佢哋本身嘅金屬同埋歷史背景,重有收藏家所付予嘅評價。

**

香港硬幣圖案
—————————————————————————————————————

一文:等於壹圓千分之一,十個文錢等於一仙。
   1863年發行,由青銅鑄造,至1865年停止鑄造。
   硬幣圖案:維多利亞女皇徽號
一千:同一文面值一樣,等於壹圓千分之一。
   只喺1866年發行過一次,由青銅鑄造。
   硬幣圖案:維多利亞女皇徽號

—————————————————————————————————————
一仙:等於壹圓百分之一,十個仙等於一毫。
   1863年至1941年發行,由青銅鑄造。
   1931年起銅幣面積縮細至廿二毫米。
   1946年戰後由香港政府發行嘅一仙鈔票取代。
   1995年一仙鈔票停止流通。
   硬幣圖案:
   1863年[維多利亞]
   1877年[維多利亞]新版
   1902年~1905年[愛德華七世]
   1919年~1936年[佐治五世]
   1941年~[佐治六世]

—————————————————————————————————————
五仙:又叫[大仙],俗稱[斗零]。
   1866年發行,由銀鑄造,至1979年停止流通。
   1935年起由銀,改由鎳、鎳-銅或鎳-黃銅鑄造。
   1988年推出最後嘅五仙硬幣。
   1989年五仙硬幣停止流通。
   硬幣圖案:
   1866年~1901年[維多利亞]
   1902年~1905年[愛德華七世]
   1935年~1936年[佐治五世]
   1937年~1951年[佐治六世]
   1955年~1989年[伊利沙伯二世]

—————————————————————————————————————

一毫:又叫[大毫],等於壹圓十分之一。
   1863年起發行,由銀鑄造。
   1935年改由鎳鑄造。
   1948年改由黃銅-鎳合金鑄造。
   1982年體積縮細。
   1985年被新一批一毫硬幣取代。
   1993年改由黃銅鍍鋼鑄造,改用洋紫荊圖案。
   硬幣圖案:
   1863年~1901年[維多利亞]
   1902年~1905年[愛德華七世]
   1935年~1936年[佐治五世]
   1937年~1951年[佐治六世]
   1955年~1980年[伊利沙伯二世]
   1982年~1984年[伊利沙伯二世]縮水-女皇頭
   1985年~1992年[伊利沙伯二世]縮水-大皇冠
   1993年~1997年[洋紫荊]

—————————————————————————————————————

貳毫:又叫[兩毫],唔知點解有人叫佢做[兩毛]。
   1866年開始發行,由銀鑄造,至1905年停止鑄造。
   硬幣圖案:
   1866年~1889年[維多利亞]
   1902年~1905年[愛德華七世]
貳毫:又叫[新兩毫],改為波浪形設計。
   1975年起重新發行,改由黃銅鎳合金鑄造。
   1993年轉用洋紫荊圖案,改由黃銅-鎳合金鑄造。
   硬幣圖案:
   1975年~1983年[伊利沙伯二世]女皇頭
   1985年~1991年[伊利沙伯二世]大皇冠
   1993年~1997年[洋紫荊]
   1997年發行鑄有[蝴蝶風箏]圖案嘅特別版

—————————————————————————————————————

半圓:又叫[半緡],意思係指壹圓嘅一半。
   1866年開始發行,由銀鑄造,含銀九成。
   1890年起改為含銀八成。至1905年停止發行。
   硬幣圖案:
   1866年~1889年[維多利亞]
   1902年~1905年[愛德華七世]
伍毫:早期名為[半圓]Half Dollar,意指壹圓嘅一半。
   1951年起發行伍毫,由紅銅-鎳合金鑄造。
   1977年改由黃銅-鎳合金鑄造,1979年[銀伍毫]停止流通。
   1993年改由黃銅鍍鋼鑄造,改用洋紫荊圖案。
   硬幣圖案:
   1951年~   [佐治六世]
   1958年~1976年[伊利沙伯二世]
   1977年~1980年[伊利沙伯二世]女皇頭
   1988年~1990年[伊利沙伯二世]大皇冠
   1992年~1997年[洋紫荊]
   1997年發行鑄有[牛]圖案嘅特別版

—————————————————————————————————————

壹圓:又叫[壹緡銀]/[壹緡雞],俗稱[大銀]/[大餅]。
   以前嘅華人,會俗稱叫[維多利亞女皇]嘅壹圓做[香洋]。
   1866年開始發行,由銀鑄造,至1868年停止鑄造。
   硬幣圖案:
   1866年~1868年[維多利亞]
壹圓:又叫[新壹緡],俗稱[皇冠頭]。
   1960年起重新發行壹圓,由紅銅-鎳合金鑄造。
   1971年開始壹圓硬幣由原本嘅安全邊改為齒邊。
   1978年起將壹圓硬幣嘅體積縮細。
   1993年改試由鎳鋼合金鑄造,但係呢次試造唔成功;
      因為含鐵成份高,硬幣出現生鏽或磁化等問題。
   1994年重新發行壹圓,改由紅銅-鎳合金鑄造。
   硬幣圖案:
   1960年~1970年[伊利沙伯二世]
   1971年~1977年[伊利沙伯二世]齒邊
   1978年~1980年[伊利沙伯二世]縮水-女皇頭
   1987年~1992年[伊利沙伯二世]縮水-大皇冠
   1993年~1997年[洋紫荊]
   1997年發行鑄有[麒麟]圖案嘅特別版

—————————————————————————————————————

貳圓:又叫[兩緡],波浪形設計。
   1975年開始發行,由紅銅-鎳合金鑄造。
   1993年改為洋紫荊圖案。
   2012年重新發行。
   硬幣圖案:
   1975年~1984年[伊利沙伯二世]女皇頭
   1985年~1989年[伊利沙伯二世]大皇冠
   1993年~1997年[洋紫荊]
   1997年發行鑄有[和合二仙]圖案嘅特別版

—————————————————————————————————————

伍圓:又叫[伍緡],十角形設計(不過容易被偽造)。
   1976年開始發行,由紅銅-鎳合金鑄造,1981年停止流通。
   硬幣圖案:
   1976年~1979年[伊利沙伯二世]十角-女皇頭
伍圓:圓形設計,俗稱[新大餅]。
   1980年改用圓形設計,邊沿加上凹坑同刻字。
   1993年為配合香港主權移交而配上洋紫荊圖案。
   硬幣圖案:
   1980年~1984年[伊利沙伯二世]圓形-女皇頭
   1985年~1989年[伊利沙伯二世]圓形-大皇冠
   1993年~1995年[洋紫荊]
   1997年發行鑄有[蝠鼠]圖案嘅特別版

—————————————————————————————————————

拾圓:俗稱[金銀閏],又叫[十緡雞]。
   外層由紅銅-鎳合金鑄造,
   內層由黃銅-鎳合金鑄造。
   1994年發行,喺1995年再發行一次。
   1996年因為硬幣容易被偽造而停止發行。
   硬幣圖案:
   1994年~1995年[洋紫荊]
   1997年發行鑄有[青馬大橋]圖案嘅特別版

—————————————————————————————————————

香港硬幣曾經喺各個唔同嘅時間,經過以下五間造幣廠鑄成:

1)倫敦皇家造幣廠
2)香港造幣廠
3)伯明罕蘇荷區詹默士華德公司
4)希頓父子有限公司(伯明罕造幣有限公司)
5)京士諾頓金屬有限公司

呢五間造幣廠之中,只有第四同第五兩間喺出品上刻有鑄記,用來表明所鑄硬幣嘅來源,第四間所鑄嘅錢幣刻有[H]字母,第五間就刻有[KN]兩個字母。希頓廠嘅[H]鑄記最先出現在1872年所發行嘅銀幣之上,同1900年嘅一仙銅幣之上。京士諾頓廠嘅鑄記[KN]最先喺1939年嘅鎳幣上出現。

—————————————————————————————————————

無聊通識科。廣東話資料館

2020年8月30日 星期日

香港一緡銀 hoeng1 gong2 jat1 man1 ngan2


香港一緡銀,唔好同[香港一文]銀仔搞亂。一緡銀(香港壹圓)硬幣,係一種現行流通嘅香港貨幣,面值係一港元。聽講話香港政府當時總共鑄造咗200萬個銀,而當時嘅一緡銀又俗稱[香洋]。

香港幣制:(1圓=10毫=100仙=1000文)——————————————————————————————————
。壹圓:1圓,又叫[一緡],俗稱[大銀]、[大餅]。
    1866年起發行,銀質,香港鑄造。至1868年止鑄造。
    1960年起重新發行壹圓,由紅銅-鎳合金鑄造。

。一毫:0.1圓,又叫[大毫],十個毫子等於一緡。
    1863年起發行,銀質,英國鑄造。1866年起改由香港鑄造。
    1935年改用鎳鑄造;1948年改由黃銅鎳合金鑄造。

。一仙:0.01圓,等於一圓百分之一,十個仙等於一毫。
    1863年起發行,青銅質,英國鑄造,至1941年止鑄造。

。一文:0.001圓,面值最低嘅神沙,十個文錢等於一仙。
    1863年起發行,青銅質,英國鑄造。至1866年止鑄造。
    1866年改稱為(香港一千),意指壹圓嘅千份之一,即一文。——————————————————————————————————

古代嘅貨幣單位,喺唐朝之前已經出現,一枚銅製鑄幣(方孔錢)為[一文]。為咗方便使用同保留呢啲銅錢,就將銅錢穿成串,一般每串為一千個銅錢[一千文],漢朝叫做 [一緡] ,唐宋兩朝[一緡][一貫]互通,清朝叫做[一吊],亦表示呢三個叫法都係同一個意思。不過因朝代唔同而造成嘅每枚銅錢嘅重量都會有唔同,而喺清朝時期,官方就制定為一千個銅錢就兌換一兩銀。

——————————————————————————————————


1866年英國皇家造幣廠喺香港銅鑼灣京士頓街成立咗分廠[香港造幣廠],政府就喺香港第一次鑄造同發行一緡銀(香港壹圓),當時鑄造含九成銀。銀幣正面鑄有[維多利亞]頭像同埋英文[VICTORIA QUEEN],另一面就鑄有中文[香港壹圓]同埋英文[ONE DOLLAR]面額。聽講話,因為當時華人習慣鴞鑑定銀幣之後戳上記號,而鑄幣廠鑄造嘅硬幣面有維多利亞女皇像,當時謠傳喺女皇像上戳記會受刑責,所以唔係咁受華人歡迎。

——————————————————————————————————
香港造幣廠除咗新鑄造壹圓、半圓、貳毫銀幣之外,亦重新鑄造以前由倫敦供應嘅一毫同五仙銀幣。呢五種銀幣再加上由英國鑄造嘅一仙同一文銅幣,所以香港喺1866年就有七種唔同面額嘅硬幣同時發行。不過,造幣廠只係做咗短短兩年,就因為財政問題喺1868年宣佈執笠,而廠入面嘅機器亦拆走,轉賣咗去日本。所以香港政府之後就冇再自己發行貨幣。而香港貨幣又重用返外國嘅銀圓,例如墨西哥[鷹洋]、西班牙[佛洋],來代替香港嘅一緡銀幣[香洋]。

——————————————————————————————————

墨西哥銀圓,又稱[鷹洋]、[蝠洋]或[墨銀],係墨西哥(1821年)獨立後所鑄造嘅銀圓,一種曾經流通於世界各地嘅知名貨幣。

——————————————————————————————————
西班牙銀圓,又稱[本洋]、[柱洋]、[佛洋]、[佛頭銀]等,係一種銀鑄硬幣,呢款銀圓透過國際貿易,流行世界。

——————————————————————————————————
香港政府喺1895年,又引入由印度孟買、加爾各答造幣廠鑄造嘅新英國銀圓來當係香港嘅一緡貨幣,俗稱[站洋]、[站人]。呢個銀圓一面鑄有[不列顛尼亞女神像]同埋英文面額[ONE DOLLAR],另一面就鑄有中文面額[壹圓]同埋爪夷文面額。

——————————————————————————————————
香港政府又喺1935年立法禁止外國貨幣喺香港流通,改由政府印嘅一緡紙[壹圓]直至到1959年為止。

——————————————————————————————————


1941至1945年香港淪陷期間,日本紙幣(軍票)成為香港貿易嘅唯一嘅媒介,而所有市面嘅硬幣存貯都搜藏沒收運去日本,經融解之後用來當普通金屬應用。

——————————————————————————————————
香港政府到咗1960年再出返用[紅銅鎳合金]鑄造嘅一緡銀來取代一緡紙,一面鑄有當時在位嘅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個樣,另一面就鑄有中文[香港壹圓]同英文[ONE DOLLAR]面值,中間係年份,同一隻英國[皇室獅子]用對爪夾住粒珠。

——————————————————————————————————
由1971年開始,一緡銀由原本嘅[安全邊]改為[齒邊]。

——————————————————————————————————
到1978年起,一緡銀面積縮細,又叫[縮水-女皇頭]。
發行初期曾經有市民唔滿意,因為容易同當時嘅銀色嘅五毫子(1951年-1975年發行)撈亂。

——————————————————————————————————
喺1987年起,一緡銀更換伊利沙伯二世新頭像,又叫[縮水-大皇冠]。

——————————————————————————————————
喺1993年一緡銀又改為(鎳鋼合金)鑄造,正面圖案由皇冠頭收為[洋紫荊]。
但係試驗失敗,鑄成覯硬幣會出現生鏽或磁化等嘅問題;到1994年開始改返用(紅銅鎳合金)鑄造。

——————————————————————————————————
喺1997年一緡銀亦出過鑄上[麒麟]圖案嘅回歸紀念幣。

——————————————————————————————————

香港壹圓:又叫[壹緡]/[壹緡雞],俗稱[大餅]。
。1866年開始發行,由銀鑄造,至1868年止。
。1960年起重新發行壹圓,由紅銅-鎳合金鑄造。
。1971年開始壹圓硬幣由原本嘅安全邊改為齒邊。
。1978年起將壹圓硬幣嘅體積縮細。
。1993年試由鎳鋼合金鑄造,但唔成功,硬幣出現生鏽或磁化等問題。
。1994年重新發行壹圓,改由紅銅-鎳合金鑄造。
   
硬幣圖案:又叫[女皇頭]/[英皇頭]/[公仔頭]。
。1866年~1868年[維多利亞]
。1960年~1970年[伊利沙伯二世]
。1971年~1977年[伊利沙伯二世]齒邊
。1978年~1980年[伊利沙伯二世]縮水-女皇頭
。1987年~1992年[伊利沙伯二世]縮水-大皇冠
。1993年~1997年[洋紫荊]
。1997年發行鑄有[麒麟]圖案嘅特別版

——————————————————————————————————

無聊通識科。廣東話資料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