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3日 星期五

[文言虛詞]二十世紀之前嘅通用文體!



文言文[man4 jin4 man4],又叫文言,又有叫佢做[古文],係舊時嘅一種書面文體,主要係用[秦朝]嗰時嘅口語嚟做基礎。但係文言文嘅發展,喺唔同時代嘅文法同書寫詞彙上,都會有一啲分別嘅。

喺二十世紀之前,文言文幾乎係東亞地區嘅通用文體。喺韓國、日本同喺越南,文言文叫做漢文[한문 Hanmun、かんぶん Kanbun]同埋儒字或宦叫字儒[Chữ Nho]。

喺民國時期嘅[新文化運動]之後,由北京官話為本嘅[白話文]就慢慢替代咗歷史悠久嘅文言文。

**

文言虛詞[虛字],係喺中文[文言文]裏面用嚟做接連、疑問、停頓、表達情緒、介詞嘅字辭。

[文言為古語之誌,故虛詞之用,異乎今文。下為虛詞之用,以輔初者。]

***————————————————————————————————

[安 on1〕

1) 疑問代詞,用嚟做賓語,放喺動詞前邊。
 可以譯為[邊度,本字:焉道]、[乜嘢,本字:乜者/厶者]。
 。司馬遷《鴻門宴》:[沛公安在?]
 。宋玉《風賦》:[夫風,始安生哉?]

2) 疑問代詞,不過係成份唔同,喺句子裏面係做定語嘅。
 一般用喺[所]前邊,[安所]即係[邊度]。
 。司馬光《赤壁之戰》:[將軍迎操,欲安所歸乎?]

3) 疑問代詞,不過係當做狀語,相當於:[點,本字:怎、點樣,本字:怎樣]。
 。司馬遷《鴻門宴》:[君安與項伯有故?]
 。司馬遷《陳涉世家》:[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但有時要翻譯為[邊度]:
 。陳壽《三國志.隆中對》:[君謂計將安出。]

 有時又同[得]、[能]、[可]、[敢]連用,
 表示嘅意思反詰多過疑問,可以翻譯為[邊度係]、[點樣]。
 。安敢:柳宗元《捕蛇者說》:
     [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後矣。又安敢毒耶?]
 。安能:錢泳《要做則做》:[凡事做則會,不做則安能會耶?]
     司馬光《赤壁之戰》:[若事不濟,此乃天也,安能復為之下乎?]
 。安得: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


〔輩 bui3〕

1) 用喺代詞或者名詞後邊,表示多數嘅,差唔多等於[哋],我哋嘅[哋]啊。
 本:我等,略等於[我等]個[等]啦。
 。陶淵明《歸園田居》:[試攜其侄輩,披榛涉荒墟。]
 。司馬遷《淮陰侯列傳》:[其輩十三人皆已斬。]

2) 此輩,等於[呢啲人,本:爾尐人],帶有輕視嘅口吻。
 。劉義慶《世說新語》:[若不容置此輩,何以為京都。]

3) 用喺數詞後面,表示集體嘅意思。
 差唔多等於[班][等]。
 。司馬遷《孫子吳起列傳》:[孫子見其馬足不甚相遠,馬有上中下輩。]

***————————————————————————————————

〔而 ji4〕

1) 轉接連詞。同「且」、「又」。
 。《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2) 表轉折。相當於現代漢語[但係]。

***————————————————————————————————

〔何 ho4〕

1) 疑問字。同[曷]、[奚]、[胡]。
 。陶潛《歸去來辭》︰
  [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惶惶欲何之?]

***————————————————————————————————

〔乎 fu1〕

1) 疑問字,擺響句尾,同[邪]、[耶]。
 。《論語.子罕》︰[吾誰欺?欺天乎?]

2) 停頓字,無義。
 。《孟子.梁惠王上》︰[天下惡乎定?]

3) 嘆字,同[哉]。
 。李白《蜀道難》︰[危乎高哉!]

4) 置句中、同[於]、[在]。
 。韓愈《師說》︰[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

〔乃 naai5〕

1) 連詞,指其後之事。
 。《史記.匈奴列傳》曰︰[周襄王既居外四年,乃使使告急於晉。]

2) [竟然,居然]恁嘅意思 。
 。陶淵明《桃花源記》:[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

〔其 kei4〕

1) 代詞。泛代人事物。

2) 語氣字。
 。《左傳.僖公十一年》︰[晉國其無後乎!]

***————————————————————————————————

〔且 ce2〕

1) 同[暫]。
 。《玉臺新詠.卷一》載古詩︰[四坐且莫諠,願聽歌一言。]

2) 同[將],事即生焉。
 。《戰國策.齊策一》:[魏有破韓之志,韓見且亡,必東愬於齊。]

3) 同[又]、[並]。
 。《論語》︰[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4) 況且/尚且。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且楚師老矣,何故退?]

***————————————————————————————————

〔若 joek6〕

1) [如]也。
 。莊子《逍遙遊》︰[其翼若垂天之雲。]

2) 若夫,起字也,至若次之。
 。范仲淹《岳陽樓記》︰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

***————————————————————————————————

〔所 so2〕

1) 置動詞前,指受者。
 配為為所用,為[某為某所如何]之略。
 。《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
  [永和二年……會侍御史賈昌使在日南,
   即與州郡並力討之,不利,遂為所攻。]

***————————————————————————————————

〔為 wai4 / wai6〕為有二聲。

1) 平聲〔wai4〕
 治某事。又指任某職。
 。《南史.隱逸列傳下》︰[僧岩……善明為青州,欲舉為秀才。]
 以為。意即白話之[認為]。

2) 去聲〔wai6〕
 介詞。為某而如何。
 。《宋史.王宴傳》︰[若殺願送款河東,為天下唱首,則取富貴如反掌耳。]

***————————————————————————————————

〔焉 jin1 / jin4〕焉有二聲。

1) 陰平[jin1]
 反詰字,同[安]。
 。桓寬《鹽鐵論.論鄒》︰[近者不達,焉能知瀛海?]
 。《木蘭辭》︰[兩兔旁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2) 陽平[jin4] 
 置句末,同[於]也,無義,為句意止處。
 。司馬相如《子虛賦》︰[畋罷,子虛過奼烏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

〔也 jaa5〕

1) 擺響句尾。
 。鍾嶸《詩品.序》︰
  [使味之者無極,聞之者動心,是詩之至也。]

2) 擺響句中,為提頓字。
 。揚雄《長楊賦》︰[蓋聞聖主之養民也,仁霑而恩洽,動不為身。]

3) 擺響句中,為語氣字。
 。杜甫《春日憶李白》︰[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

〔以 ji5〕

1) 動詞,同「用」。
 。王充《論衡.程材─》︰[洗洿泥者以水,燔腥者用火。]

2) 以是、是以。同[遂]、[由是]︰
 。阮瑀《為曹公作書與孫權》︰
     [乃使仁君,翻然自絕,以是忿忿,懷慚反側。]
 。《百戰奇略.亂戰》︰
   [諸侯從於楚者眾,而皆小國也,畏楚而不獲已,是以來。]

3) 以為,參[為]。

***————————————————————————————————

〔因 jan1〕

1) 動詞,同[遂]、[乃]。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

〔於 jyu1〕

1) 介詞,同[在]。
 如︰[生於斯,長於斯。]

***————————————————————————————————

〔與 jyu4 / jyu5〕與有二聲。

1) 平聲[jyu4] 
 通[歟]為疑問字,同[乎]、[邪]。

2) 上聲[jyu5] 
 動詞,同[予]、[贈]。
 。《孟子.離婁下》︰[可以與,可以無與。]

***————————————————————————————————

〔則 zak1〕

1) 連詞,擺響句中間,同[便]、[就];
 如︰[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2) 連詞亦然,同[卻]﹑[而]。
 如︰[欲速則不達。]

***————————————————————————————————

〔者 ze2〕

1) 代詞,形人也。
 。屈原《楚辭 》:[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2) 代詞亦然,形物也。
 如︰[文言者,古中國書其言以述志表情者也。]

***————————————————————————————————

〔之 zi1〕 

1) 介詞,同「嘅」。
 。《左傳.襄公十四年》:[余弟死,而子來,是而子殺余之弟也。]

2) 代詞,擺響句尾,意即[佢]。
 。《書經.皋陶謨》︰[安民則惠,黎民懷之。]

3) 動詞,同[往]、[至]。
 。《詩經.鄘風.載馳》:[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

***————————————————————————————————

香港語文。廣東話資料館

2 則留言:

  1. 為在文言中經常被人用錯,為表示虛詞一般讀陽去聲、為表示行爲的目的(爲表示行爲動作的動詞一般讀陽平聲)。爲用作動詞,意思是做。還可作判斷詞是用,也可以用作助詞。這些都屬於實詞範圍。
    用作助詞,讀陽平聲,放在疑問句末,表示詰問,追問,責問,質問,前面有疑問代詞跟它呼應。樊噲說:如今人方爲刀俎,我爲魚肉,何辭爲?

    回覆刪除
  2. 有得用嗰個字唔用係犯賤,小人無義唯利是圖,為在文言中經常被人用錯,為表示虛詞一般讀陽去聲、為表示行爲的目的(爲表示行爲動作的動詞一般讀陽平聲)。爲用作動詞,意思是做。還可作判斷詞是用,也可以用作助詞。這些都屬於實詞範圍。
    用作助詞,讀陽平聲,放在疑問句末,表示詰問,追問,責問,質問,前面有疑問代詞跟它呼應。樊噲說:如今人方爲刀俎,我爲魚肉,何辭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
    既以與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爲而不爭。
    荀子:「入乎耳,著乎心,爲己也,入乎耳,出乎口,為人也」。

    管子:「不爲不可成,不求不可得,不處不可久,不行不可復」。

    孟子曰:「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爲。」「人不做有非義表示有不屑目的之事,而後有所操守修行,即能做合義的事。」 人要有知恥而不肯做有非義之事的智慧與勇氣,舉例:凡為咗表示追名逐利有不屑目的者,絕對無法行聖賢之道; 凡貪生怕死之徒,亦無成仁取義之舉。故知「有所爲與有所不爲」爲就是一切偉大事業的大前提也。🙅‍♀️🙅‍♀️🙅‍♀️🙅‍♀️🙅‍♀️🙅‍♀️🤔🤔🤔🤔🤔🤔

    回覆刪除